中国汽车标准沿着“一带一路”走向海外

曾经,中国汽车行业虚心学习汽车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也学习他们的标准体系。如今,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成长以及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汽车标准逐步走出了“国门”。最近,记者在参加一个行业会议时注意到,随着中国汽车出口海外数量的不断增多,中国汽车标准越来越多地在海外得到应用。“我国汽车标准体系从参考学习欧美转为自主制定为主,比如我们的国六标准与欧六标准有较大区别,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基础标准体系即中国工况。‘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是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我国汽车标准体系正随着产品出口沿着‘一带一路’走向海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标准院高级技术总监刘桂彬告诉记者。

产品先行 标准随后

“全球汽车行业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先有产品,后有标准。中国汽车标准走向海外市场也是如此,产品先行,标准随后。”刘桂彬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汽车出口跨越百万级别,达到104万辆。2020年之后,我国汽车出口增长迅猛,2021~2023年增长率分别为86.23%、68.73%、53.53%。2023年出口522万辆,创造了汽车出口新纪录。“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海外数量逐渐增多后,中国汽车标准也进入当地的视线。”刘桂彬说。

不过,虽然我国汽车出口产品中乘用车占据较大比例,但中国汽车标准率先走向海外的却是客车。刘桂彬告诉记者,客车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凭借规模和成本优势,中国客车多年前就开始布局海外。因为亚非拉的汽车产业不发达,我国客车顺理成章地最先进入当地市场。随着我国客车出口海外数量的增加和口碑的提升,欧美市场也开始接纳中国客车,欧美汽车企业甚至逐渐淡出客车生产。“我国的客车使用者越来越多,标准也逐渐被认可并接受。”

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发展为我国汽车标准走向海外创造了更多机会。“我国新能源汽车超级电容标准走向海外也遵循了产品先行、标准随后的规律。”刘桂彬告诉记者,超级电容有许多优点,比如快速充放电、高功率密度、安全性高等,但缺点也很多,包括能量密度低,成本高、自放电等。“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几乎没有涉及这一领域,但我国多家企业都在研发超级电容,并且已经运用在了新能源汽车上。”刘桂彬表示,这就为标准“走出去”奠定了基础。比如在以色列,当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以色列后,以色列就全盘采用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超级电容标准。“以色列没有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但紧临‘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是我国汽车标准沿着‘一带一路’外溢的案例。”刘桂彬说。

刘桂彬告诉记者:“我国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经过多年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的认可。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的独创性,也逐步被其他国家认识和接受。”

中国工况逐步走向海外

我国汽车产销连续10多年位列全球第一,但在2017年之前全球汽车标准体系中没有中国的身影。形成自主可控的标准,并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是我国汽车标准建立的重要任务。这其中,中国工况标准的建立和“走出去”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

刘桂彬告诉记者,此前全球标准体系主要为3大类,包括欧洲标准、美国标准,以及日本标准。欧洲标准影响力最大,在全球使用的国家和地区最多,美国和日本标准在各自领域占有绝对优势。在测试工况标准上,最初,我国采用的是在欧洲地区广泛使用的NEDC标准,但这一标准被很多用户诟病,后来虽转向WLTC标准也没能彻底解决问题。“中国工况真实反映了我国车辆在中国道路环境下的实际表现,无论是油耗还是能耗都接近真实的状况。”中汽中心首席专家、交通与能源环境室主任刘昱说。

刘昱告诉记者,我国已经建立了基于中国工况的新能源汽车能耗测试及管理国家标准体系,具体包含试验方法、限值和标识等系列标准,为政府监管提供了准确检测检验标尺。“汽车工况是汽车行业的一项重要共性基础技术,是车辆能耗/排放测试方法和限值标准制定的基础。中国工况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自主汽车工况标准体系的建立,与欧、美、日工况并列为世界四大工况,实现了我国关键检测检验技术的自主可控。”刘昱说。

另外,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重要成员,在主管部门的积极斡旋与不懈努力下,中国工况已有3项新能源汽车能耗测试方法导入ISO国际标准中,涉及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能耗和续驶里程测试。在此基础上,中国工况团队还与ISO国际标准工作组就新能源汽车高低温测试方法、多工况噪声测试方法、重型商用车工况开发等方面持续开展合作,推进我国汽车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除了导入国际标准之外,中国工况团队还与东南亚及中亚等国家的汽车标准主管部门开展了深入探讨,不断拓展深化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汽车标准法规、准入认证、检测技术等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在发展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伙伴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国汽车出口“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消除阻碍。

一位从事海外销售业务的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智利、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菲律宾、缅甸等都认同我国汽车标准,出口到这些国家的车辆,只要有中国汽车标准认证就可以。

前景光明 道路曲折

当然,中国汽车标准走向海外并不是一路坦途。刘桂彬告诉记者,全球各个国家早就接受了欧美日的标准体系,具体来看,全球4大标准体系大约80%是相似或者相通的,只有20%有所不同,想让其他国家接受中国汽车标准体系难度不小。“中国汽车标准走向海外是国家实力、技术先进性和标准独创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他说。

据介绍,在中国汽车标准走向海外的过程中,中汽中心标准院采取划分重点地区和重点国家的办法来推进,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被划为重点地区,这些区域也是我国汽车出口数量比较多的地方。在重点区域,又根据我国汽车出口比例及数量列出重点国家和地区。

“我国汽车标准走向海外还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困难,一是汉语还不是全球通用语言,他们学习中国汽车标准不是很方便。二是老牌的汽车强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是中国汽车标准进入各地的阻力。”刘桂彬说。

刘昱也谈到了中国工况“出海”碰到的问题。不同国家及地区的用户驾驶场景、使用特征以及出行习惯天差地别,为进入国外汽车市场,我国汽车企业需要对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进行定制化开发及标定。但是受限于测试周期及成本,我国汽车企业掌握的国外实际用户数据极为有限,在覆盖性和代表性方面均存在较大偏差,导致针对出口车型的定制化开发标定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为了解决问题,中国工况团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数据采集终端,实现了对车速、载重、道路坡度、CAN总线信号的实时同步高频采集,这一成果还荣获了2023年度巴黎国际发明展铜奖。

据刘昱介绍,中汽中心在德国以及东南亚设立子公司及常驻办事处,正在开展欧洲及东南亚等实际用户数据采集工作,最终将建立覆盖多种车型等级、气候条件、地理地貌的欧洲及东南亚汽车用户基础数据库,为企业出口车型开发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有了海外数据,中国工况团队还在进一步完善测试体系。据介绍,中国工况团队正在加速构建“试验室-试验场-实际道路”多维测试工况为一体的欧洲及东南亚地区汽车用户工况体系,实现对国外用户驾驶场景的试验室复现、使用特征的试验场关联以及符合出行习惯的实际道路规划,以缩短和降低企业出口车型的开发标定周期及成本,为中国汽车企业出海贡献力量。

某汽车企业海外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中国工况标准体系完善之后,下一步应该争取标准互认,这是中国汽车标准走向海外最便捷的途径。

文:万仁美 编辑:孙焕玉 版式:赵方婷

给小编加个鸡腿!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