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燃油车时代,汽车的核心部件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这其中,交互方式的改变其实更关联着用户的实际体验。作为座舱内最直接和简单的入口,中控屏幕的出现和演变其着决定性的作用,从阿斯顿马丁首搭的LED小屏幕,再到极越01首创的一体化大联屏幕,车载屏幕正在成为影响用车体验的决定性要素。
从复杂走向简约,汽车大屏是如何兴起的?
在一些老式的燃油车上,中控台上往往可以看到大量的仪表、滚轮、物理按钮等,仪表信息则还采用机械式指针或数字屏等显示。这和如今智能汽车上司空见惯的,一块干净简洁的中控屏大相径庭,但却是过往燃油车的常见形态。
从车载大屏的发展脉络来看,最早装载电子屏的汽车制造商是阿斯顿 马丁。1979年,阿斯顿 马丁在Lagonda上搭载了一块LED显示屏用于显示仪表盘信息,由此真正拉开了电子屏“上车”的大幕。然而这一为顶级跑车制造商采用的方案,考虑到技术和成本等因素,还远未来到普及的时候。
直到80年代后半段,才陆续有更多车型在车上装载屏幕。1987年,丰田在其高端车型皇冠轿车上,基于CD的导航系统配置了一台小尺寸的彩色显示屏,汽车才算真正开启了大屏时代。此后,马自达为了发挥GPS导航系统,也开始在车内配置显示器。
伴随着液晶屏幕技术发展,大约世纪之交时,点阵式液晶屏开始渐渐在手机上普及开来,这也给汽车提供了思路,一些豪华车型由此开始采用液晶屏来显示仪表盘信息。其中,奔驰率先将屏幕置入中控台原先音响的位置,并配合按键操控,引发持续至今的中控屏潮流。
再往后,随着第八代皇冠、奔驰W220等车型的问世,电子屏幕逐渐为豪车所青睐,并在行业内掀起车载屏幕的技术竞赛。此后又经过了多年发展,跟随大屏手机的发展模式,汽车中控屏的功能也逐渐完善,显示的信息更多,多媒体娱乐功能也丰富起来。
但总的来说,受制于技术水平所限,这一时期的车载屏幕尺寸并不大,功能也还较为单一,操作的流畅度也有待提升,还无法提升到汽车制造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的水平。
首创一体化大屏,开启真正“大”时代
在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概念不断向工业渗透的浪潮下,汽车行业对车载屏幕的功能、精度要求也随之提升。2012年,特斯拉在Model S上推出17英寸中控屏,将大量琐碎的功能都集成到这一块屏幕上,车载大屏正式进入智能化时代。
11年过去了。车载大屏又有了哪些变化?
传统的仪表盘逐渐被HUD抬头显取代,越来越多的实体按键被收进屏幕,一句语音就替代了复杂的操控……伴随着汽车集约化的提升,其智能化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汽车自身的属性也在发生演变,它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人们在家庭和工作场景外的“第三空间”。
实现这一切,一块大的中控屏必不可少。它不仅占据着人们的视觉中心,语音交互,流畅、自由的操作更为座舱内的体验提供便利。
从电动化到智能化之争,中控大屏已经成为所有汽车制造商的必争之地。从近几年推出的新车来看,车载大屏呈现多种多样的类型,包括多屏、连屏以及一体化大屏等。在汽车集约化的大背景下,一体化大屏自然是车载屏幕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
从外形来看,一体化大屏从主驾直接贯穿到副驾,带来简洁、流畅的科技视觉效果。从实际的功能上,一体化大屏则是中控联屏形式的进一步升级,将仪表、中控、副驾娱乐等多种信息,统统集成到一块超宽显示屏内进行显示,取消了物理间隔。
10月27日,极越全球首款AI汽车机器人极越01正式上市,其搭载的便是行业首创的一体化大屏,首屈一指的屏幕素质为车载屏幕树立了新标杆。
极越01的采用业内独家的35.6英寸6k超清一体屏,其尺寸为特斯拉屏幕宽度的三倍,达到业界最大,且边框只有7-8mm为业内最窄。屏幕像素密度达到185 PPI,实现同级别最高成像。
屏幕操控方面,搭载一体屏的极越01可以实现全屏展示,同时也可分成双屏或三屏独立显示。在分区内,可自由组合与滑动流转,达成无界、无缝的流畅交互体验。该一体大屏支持最多三指操作,不管如何拖拽、缩放、左右飞移都丝滑流畅,媲美手机。
无论从屏幕素质还是实际体验来看,极越01的一体化大屏都展现出了标杆实力。在这背后,极越首发的高通8295芯片的超高算力不可或缺。在这枚芯片的加持下,极越01一体化大屏可轻松实现沉浸式3D视觉HMI效果和娱乐体验,以及全3D化的界面效果。
搭配极越01智能语音SIMO,用户还可在座舱内可真正感受类人的自然交流,不仅覆盖车内车外全场景,而且覆盖全功能,听得懂而且反应快。让极越01的一体化大屏成为其智能座舱的点睛之笔,也成为这个智能时代的标杆设计。